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戰前東亞唱片工業史
Recording Industry in Pre-1945 East Asia 
開課學期
105-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音樂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王櫻芬 
課號
Music5099 
課程識別碼
144 U127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樂學館1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與山內文登合開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6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2Music5099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結合兩位任課教師對於臺灣和韓國殖民地時期唱片工業史的研究,以及本校圖書館典藏之豐富78轉唱片,以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東亞唱片史為脈絡,透過比較研究的觀點,探討西方唱片工業如何進入日本和中國、如何透過日本擴散到臺灣和韓國、臺灣和韓國如何接受此外來工業並加以本地化、臺韓日中之間唱片工業的互動關係、以及對戰後臺韓唱片工業發展的影響。本課程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是戰前日本和中國唱片工業史概觀;第二部分是戰前臺灣和韓國唱片工業史的討論;第三部分是唱片內容的比較分析。第一、二部分著重文獻閱讀和討論,第三部分著重臺韓兩地唱片內容及其聲響的聆聽分析和比較。 

課程目標
由於目前有關日本殖民地唱片工業的比較研究仍相當缺乏,因此本課程希望能透過兩位任課教師和同學的對話和討論,為此類的比較研究建立基礎。同學們不但可以培養對於二十世紀前半葉東亞唱片史及其唱片內容的基本認識,獲得有關當時臺灣音樂和韓國音樂的相關知識,也將接觸唱片工業與殖民統治和現代性的相關議題,了解殖民時期臺灣和韓國的社會及其聽覺經驗,並訓練對於錄音聲響和唱片工業史料進行聆聽分析和比較的能力。 
課程要求
1. 本課程的閱讀將以中英文文獻為主,輔以日文文獻。修課同學需具備中英文文獻閱讀能力。
2. 本課程為討論課程(seminar),因此修課同學必須在課前確實完成文獻閱讀和唱片聲響聆聽,上課時積極參與課堂報告和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中日文:
王櫻芬。2013。〈作出臺灣味:日本蓄音器商會臺灣唱片產製策略初探〉。已通過審查,即將刊登於《民俗曲藝》182。
___。2012a。〈導言:錄音科技與臺灣音樂──近年研究回顧〉。《民俗曲藝》178:1-24。
___。2012b。〈一九三?年代台灣南管樂人潘榮枝的跨界與創新〉。《民俗曲藝》178:25-73。
___。2008。〈聽見臺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的意義〉。《民俗曲藝》160:169-96。
史通文(Andreas Steen)著、王維江、呂漱譯。2015。《在娛樂與革命之間:留聲機、唱片和上海工業的初期》。上海:上海辭書。
朴燦鎬。1987。《韓?歌?史》。東京:晶文社。
林太崴。2014。《玩樂老臺灣:不插電的78轉聲音旅行,我們一百歲了!》。臺北:五南。
林良哲。2015。《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臺中:白象文化。
洪芳怡。2015。《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臺北:政大。
容世誠。2006。《粵韻留聲:唱片工業與廣東曲藝(1903-195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倉田喜弘。1992。《日本????文化史》。東京:東京書籍。
徐麗紗、林良哲。2007。《從日治時期唱片看臺灣歌仔戲》。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貴志俊?。2013。《東???流行歌???── 越境??音 交錯??音?人》。東京:岩波書店。
黃裕元。2014。《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葛濤。2009。《唱片與近代上海社會生活》。上海:上海辭書。
輪島裕介。2015。《踊?昭和歌謠》。東京:NHK。
磺溪文化學會編。2000。《聽到臺灣歷史的聲: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英文:
Choi Hye Eun. 2015. “The Nipponophone Company and Record Consumption in Colonial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History 20(1): 85-116.
Howard, Keith, ed. 2006. Korean Pop Music: Riding the Wave. Folkstone, Kent: Global Oriental.
Jones, Andrew. 2001. 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Lee Yong Woo. 2008. “Embedded Voices In-between Empires: The Cultural Formation of Korean Popular Music in Modern Times.”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McGill University.
Lie, John. 2015. “How Did We Get Here?” In K-Pop: Popular Music, Cultural Amnesia, and Economic Innovation in South Korea, 7-65.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agahara Hiromu. 2011. “Unpopular Music: The Politics of Mass Culture in Modern Japan.”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Nagahara Hiromu. 2013. “The Censor as Critic: Ogawa Chikagoro and Popular Music Censorship in Imperial Japan.” In Negotiating Censorship in Japan, edited by Rachael Hutchinson, 58-73.
Nakamura Toyo and John Dolan. 1991. “Early Pop Song Writers and Their Backgrounds.” Popular Music 10(3): 263-82.
Wang Ying-fen. 2012. “Zhang Fuxing’s Negotia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Colonial Taiwan.” Special issue on “Colonial Modernity and East Asian Musics”, guest edited by Hugh de Ferranti and Yamauchi Fumitaka, The World of Music 1-2012: 15-46.
Yamauchi Fumitaka. 2012. “(Dis)Connecting the Empire: Colonial Modernity, Recording Culture and Japan-Korea Musical Relation”. Special issue on “Colonial Modernity and East Asian Musics”, guest edited by Hugh de Ferranti and Yamauchi Fumitaka, The World of Music 1-2012: 143-206.
___. 2011. “Policing the Sounds of Colony: The Censorship of Korean Recordings in the Age of Sonic Reproduction”. Musica Humana 3(2): 83-120.
韓文(用斜體寫的姓名之漢文仍不確定):
姜騰鶴。2001。〈19世紀 以後 大?歌謠? 動向? 外來樣式 移入? 問題〉。《成均館大 人文科學》3:241-263。
高恩智。2006。〈20世紀 留聲機 音盤? ??? 大?歌謠 ?? 分化 樣相? 文化的 意味〉。《韓國詩歌?究》21:325-354。
權度希。2000。〈電氣 錄音 以前 妓生? 音盤 ?業〉。《韓國音盤學》10:593-607。
權度希。2004。《韓國 近代音樂 社會史》。民俗苑。
金光海 外。1999。《日帝?占期 大?歌謠 ?究》。博而精。
魯棟銀。1991。〈20年代 音樂社會? 現場〉。《韓國音盤學》1:27-80。
魯棟銀。1996。〈日帝下 親日音盤? 大?歌謠界〉。《韓國音盤學》6:5-22。
文玉培。1992。〈韓國??? 日本音樂?業, ? 現實? 歷史的 批判〉。民族音樂?究會《民族音樂 2: 民族音樂? 理解》。Hanul:232-304。
朴燦鎬著、安東林譯。2009。《韓國歌謠史1 1894-1945》(Revised Edition)。Mijibooks。
?淵亨。1991。《韓國音盤學》所收論文(省略目?)。
?淵亨 et al。2011。《韓國留聲機音盤 1904-1945》。 Seoul: ??? ?。
孫泰龍。1998。〈嶺南 西洋音樂家? 留聲機音盤〉。《音樂? 民族》15:239-254。
宋芳松。2000。〈韓國近代洋樂史? 片鱗? 對??:《朝鮮???總目錄》? 中心??〉。《音樂? 民族》20:173-201。
宋芳松。2003。《韓國近代音樂史?究》。民俗苑。
山內文登。2003。〈日帝時代 音盤製作? 參與? 日本人? ?? 試論/始論: ???? 音盤? 作曲·編曲 活動? 中心??〉。《韓國音樂史學報》30:771-811。
山內文登。2009。〈日帝時期 音盤產業?? 韓國人 仲介者? ?史的 主体性 考察: 接触領域?? 殖民者-被殖民者? 相互的 主體構成? 觀點??〉。《大?音樂》4:97-184。
山內文登。2010。〈音盤產業? 媒介作用: 電氣錄音以前 韓國錄音? 中心??〉。《韓國音盤學》20:211-50。
李輔亨。2004。〈宋基德《????》 音盤 ?究〉。《韓國音盤學》14:3-14。(省略其他《韓國音盤學》所收論文目?)。
李相吉。2001。〈留聲機? 活用? 私的 領域? 形成〉。《言論? 社會》9/4:49-95。
李昭瑛。2007。〈日帝?占期 新民謠? 混種性 ?究〉。韓國學中央?究院 韓國學大學院 音樂學專攻 博士學位論文。
李英美。1998。《韓國大?歌謠史》。Sigongsa。
李?熙。2003。〈???(Chieron)??? 音盤目錄? 對? 補論〉。《韓國音盤學》13:65-92。
李?熙。2004。〈1940年代 後半(1945-1950) 韓國 音盤?業? ?況〉。《韓國音盤學》14:139-163。
李?熙。2006。〈1950年代 留聲機音盤史 ?究: 6大 音盤會社? 中心??〉。《韓國音盤學》16:191-216。
李?熙。2007。〈日帝時代 音盤檢閱 ?究〉。《韓國文化》39:163-198。
李晉源。2007。〈大韓帝國期? 音盤 錄音? 對? 考察〉。《韓國音盤學》17:77-106。
李昌鉉。1989。〈日帝下 文化?業? 大?音樂 生?? 關? 政治經濟學〉。《社會批評》3。
張攸汀。2006。《??? ?????: 大?歌謠? ? 近代? 風景》。Minum-in。
張攸汀。2007。〈日帝時代 留聲機 音盤 曲種? 實際? 分類〉。《韓國民謠學》21:215-239。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上課參與和討論 
20% 
 
2. 
平時作業 
30% 
 
3. 
期末報告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0  課程簡介 
第2週
2/27  放假 
第3週
3/06  第一部分 戰前日中唱片工業
中國唱片工業史
 
第4週
3/13  日本唱片工業史 
第5週
3/20  參訪活動(暫定) 
第6週
3/27  第二部分:戰前臺韓唱片工業史
產業生態:臺灣 
第7週
4/03  放假 
第8週
4/10  產業生態及唱片消費:韓國 
第9週
4/17  產製策略:臺灣 
第10週
4/24  產製生態及日朝關係(或唱片檢查):韓國 
第11週
5/01  第三部份:唱片內容比較分析
從歌仔到歌仔戲 
第12週
5/08  傳統樂種和朝洋融合(阿里郎、新民謠):韓國 
第13週
5/15  漢洋融合:臺灣 
第14週
5/22  流行歌(概論和論戰):韓國 
第15週
5/29  放假 
第16週
6/05  流行歌:臺灣 
第17週
6/12  流行歌(殖民主義及戰爭動員):韓國 
第18週
6/19  口頭報告